• 投稿邮箱:fzbl@fzblzz.com
  • 在线编辑QQ:1541328756
法制博览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共青团山西省委

主办单位:共青团山西省委

编辑出版:《法制博览》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4379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188/D

邮发代号:22-80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fzbl@fzblzz.com

在线编辑QQ :1541328756

论文鉴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鉴赏 > 正文

[立项课题]新网络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2 阅读数:326

本文发表于《法制博览》 2020年7期

[内容摘要]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形势日趋严峻。本文以新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创新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高校安全教育实际系统梳理目前高校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性提出从推进深度融合、打造专业队伍、实现全面覆盖、提升网络素养、丰富内容模式、净化空间环境等六个方面构建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安全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新网络;大学生;安全;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20)20-0037-02

作者简介:吴君斌(1979-),男,汉族,浙江浦江人,法律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校园安全与法治。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时节如流,5年后的今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等技术更加成熟,渗透到大学生活的每个“毛孔”。QQ、微信、微博、钉钉、易信、领英、抖音等APP新媒体社交软件正冲击和重新定义各种新机制、新行业、新服务、新产品,人与人的沟通方式,教育模式,百姓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这样的新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无可避免的面临重组甚至重生,如何有效应对和利用互联网开展安全教育,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是广大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者亟待直面的课题,是机遇更是挑战。

一、研究、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的意义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新网络时代,年轻的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用户的主体,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本形成和完善期,易受外界影响。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研究、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一)理论意义

第一,有利于拓宽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视角,提出切实、有效的教育对策。

第二,有利于丰富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校园安全的基础性工作,是高校大学生平安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在网络大背景下,安全教育的研究有利于巩固和丰富理论研究成果。

第三,有利于丰富和完善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理论体系。新网络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高校安全的重要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大学生安全教育拓宽、丰富和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二)实践意义

第一,有助于完善高校安全教育制度体系建设。通过分析和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完善安全教育制度体系建设。

第二,有助于创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加强安全教育,创新教育模式,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平安和谐校园环境,对高校发展乃至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非凡。

第三,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5、00后的他们个性、张扬、自我,单纯易冲动、易受骗上当,易误入歧途,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加强对他们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有助于树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进一步创建和巩固和谐稳定校园环境。

二、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与存在的不足

(一)安全教育模式與新网络时代要求存在差距

1.“互联网+”不等同于“+互联网”,线上线下衔接与融合度不够。大家都在利用网络手段做安全教育,线上都在用、在推,但线下仍采用传统方法与手段,新型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欠缺。

2.教育方式与手段单一,创新不足。往往让学生“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甚至产生逆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方式局限,效果不显,教育效果自然不理想。

3.教育多为分散进行,未形成一个系统。如始业教育中植入安全内容不系统,不完善,很多流于形式。

(二)大学生自身存在一定问题(不稳定风险)

1.00后,个性、张扬、自我,漠视学习,热衷网络出名;有的玩物丧志,沉迷网游。

2.自身防范意识薄弱,易受惑、上当,如电信网络诈骗、校园贷、传销等;心理问题较多,抗压、抗挫折能力差。

3.网络充斥着各种信息和资源,良莠不齐,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未完全成型,易受不良影响。

(三)新网络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1.有关部门网络监管不严。

2.网络环境过于复杂,高校无法控制新媒体,也无法及时、有效掌控大学生使用网络动向,安全教育难度大。

三、新网络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创新之对策

(一)抓住新网络特性,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可利用和创造条件开发线上管理平台;预设、完善应用软件;开展第二、第三课堂,加强多方(辖区、校区、社区、兄弟院校、行业)互动,丰富校园安全文化,让学生真正的融入教育氛围,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

(二)打造一支专业体系化安全教育队伍。增加专业人员,加强现有辅导员、班主任、安全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

1.专员化,专人专组落实,领导组顶层设计,管理组过程管理,活动组织组针对线上社会热点、师生热议话题及时开展针对性教育实践活动,学生活动组负责学生层面活动开展;

2.课程化,充分利用官微、公众号开拓服务版块,如微知识、微心愿,微上报,微咨询,系列主题的微视频;

3.竞赛化,定期/不定期开展线上不同安全主题知识竞赛,逐步纳入年终平安考核体系;

4.监督化,对各组的工作开展、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同时起到上传下达、协调沟通的纽带作用。

(三)努力实现安全教育全覆盖、重点化、前置化,重要时段、节点教育特化、细化。如在开学第一课,春季,学期初学期末离、返校,实习,毕业季等时段的针对性教育,新生报到前的安全教育前置等。

(四)多方探索、全面实践、有效提升大学生自身安全素养尤其是网络使用素养,强化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由被动变主动,不盲目求新求异,不参与以讹传讹,增强信息甄别能力,做新时代的媒体智者。

(五)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与时俱进优化创新教育内容和模式,内容要更丰富更全面,模式要更多样更新颖,效果务必更理想更接地气,力求学生在一种真实、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受到教育。

(六)加强网监等有关部门监管,净化网络空间环境,探索、建立大学生使用网络动态监管体制,形成、发挥政府、学校、社会、家庭、个人强大合力,实现安全教育可控、及时、有效。

四、结语

国安才能国治,治国必先治安。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高校的安全稳定是国家安全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对高等教育发展、国家教育发展乃至全国发展、民族进步都具有重要影响。创新安全教育模式,与时俱进满足新时代高校安全发展新需求,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编辑整理:法制博览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fzbl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