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fzbl@fzblzz.com
  • 在线编辑QQ:1541328756
法制博览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共青团山西省委

主办单位:共青团山西省委

编辑出版:《法制博览》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4379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188/D

邮发代号:22-80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fzbl@fzblzz.com

在线编辑QQ :1541328756

论文鉴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鉴赏 > 正文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防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0 阅读数:436

摘 要:大数据的背景下,个人信息不仅会通过传统的人际传播被不法分子泄露出去,如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等,不法分子还会将个人信息通过邮件、微信、微博这类社交软件贩卖出去。新形势下的人肉搜索已使公民的权利受到威胁。个人信息仿佛“裸露”在大数据时代中,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以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防控不得不被提上日程。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人肉搜索;犯罪防控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8)05-0180-01

作者简介:封玥光(1994-),女,汉族,辽宁鞍山人,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传播法学。

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在合理利用网络信息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的保护公民信息安全,并对侵犯个人信息这一犯罪行为进行合理防控,是刑法研究中针对网络信息安全犯罪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则是对人肉搜索,这一具体的行为方式进行理论探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建议,以期社会对于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给予重视。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人肉搜索相关概念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在大数据时代的今日,不法分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途径已发生重大变化,且更多的是通过网络这一媒介进行。例如,人们通过微信这一渠道,参加公众号投票,微信后台就会获取相关参与人的昵称、头像以及其他个人信息,再将总结的巨量资料通过交易的方式卖给商家,使其掌握人们基本信息。

(二)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即利用人工参与来为搜索引擎提供信息的一种机制,实际上就是通过人与人的沟通交流来寻求答案,强调更多的是人们搜索过程的互动。

二、关于人肉搜索肆虐的法理分析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方面

对于在人肉搜索中侵犯公民信息的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符合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就可以通过该罪来对其定罪量刑。人肉搜索的行为虽然是在互联网络上发生的,即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人们在虚拟身份的掩盖下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但是这种言论自由也是以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为前提的。

(二)侮辱罪方面

目前,我国并未将人肉搜索这一行为明确纳入任何部门法的调整范围,但在立法中均有所涉及。如《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一条规定可以理解为,如果在人肉搜索这一行为过程中发生了造谣、诽谤和辱骂、骚扰等侵权行为且该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依据此条规定以诽谤罪或侮辱罪处罚。

三、大数据背景下对人肉搜索侵犯个人信息罪防控的建议

(一)出台司法解释将问题明确化

考虑到法律尤其是刑法具有强制性,因此法律规定更应具有可接受性即具有可操作性。刑法制定的目的是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二者缺一不可。由于刑法涉及对公众自由权、财产权乃至生命权的规制,如其不具有可操作性,将会使社会陷入到无法可依的混乱局面,法治社会也就无从谈起。在不具备进行立法变动的前提下,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对立法规定加以明确,是解决法律可操作性的关键问题。

(二)加快《個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立法工作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以对个人信息进行全面保护的为调整对象的法律,类似法律的出台是为了解决如何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这一复杂的命题。为了配合刑法对公民的个人信息进行更加完善的保护,亟需加快《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立法工作,通过明确个人信息的法律地位、个人信息被侵害的边界、个人信息被侵害的方式等相关概念并对其加以界定,以完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因此亟需《个人信息保护法》尽快出台,这不仅给个人信息刑法保护提供相应制度背景,也与刑法、其他法律一起形成保护他人信息的法律屏障,为个人信息的运行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

(三)树立网络把关人意识

把关人(gatekeeper),一词源自传播学。把关,即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的过程。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是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的人。在大众传播中,把关人由固定职业的人充当,如报纸、杂志的编辑,他们会对信息进行筛选、取舍。但是在信息呈现井喷状的大数据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并不能将所有的信息都浏览到,人们的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这就需要网民树立网络把关人意识,人人都是信息的过滤者,遇到不法分子泄露他人信息时,应及时上报。

四、结语

纵观全文,只有尽早出台司法解释将人肉搜索的范围、内容明确化,加快立法的出台,给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提供制度背景,并增强网民的法律意识以及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

[ 参 考 文 献 ]

[1]于美淇.人肉搜索犯罪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整理:法制博览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fzbl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