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fzbl@fzblzz.com
  • 在线编辑QQ:1541328756
法制博览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共青团山西省委

主办单位:共青团山西省委

编辑出版:《法制博览》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4379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188/D

邮发代号:22-80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fzbl@fzblzz.com

在线编辑QQ :1541328756

论文鉴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鉴赏 > 正文

提高中职生法治教育实效性路径初探

发布时间:2020-08-26 阅读数:819

方芳

摘要:加强中职生法治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提高中职生法治教育实效性路径要点有四:一是转变观念,提高重视程度;二是积极协调,加强保障力度;三是革新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四是注重实效,拓展实施途径。

关键词:中职生;法治教育;有效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9-0054-02

加强中职生法治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通过初步探究,提高中职生法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可概括为提高重视程度、加强保障力度、优化课程设置、拓展实施途径等几个方面。

一、转变观念,提高重视程度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纪元,该文件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法治教育的重点群体,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印发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通知,该文件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实施途径、教育保障都做了明确的说明和部署。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已将全面依法治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基础工程,我们必须深入领会和贯彻党的战略方针,认真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着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中职生是青少年重要群体,鉴于当前我国中职教育及其生源特点,加强中职生法治教育意义重大,它事关学生发展、家庭幸福、校园平安、社会和谐。由于我國“法治”文化基因缺乏,几千年“人治”文化传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深刻乃至根深蒂固等原因,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和学校对中职生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所以,相关方面应转变人治观念,树立法治理念,重视法治教育,弘扬法治精神。

二、积极协调,加强保障力度

首先,加强制度保障。良好的效果源自良好制度的制定与执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对保障制度建设和执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要求将此项工作严格纳入相关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考核之中。”所以,在相关部门和学校工作绩效考核中要加大对青少年(特别是中职生)法治教育考核的力度、精度和效度,建立健全相关体制体系,完善保障机制。

其次,加强师资保障。“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制约法治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一环是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法治教师整体缺乏法治素养。教师本身具备了良好的法治素养,才能培育学生良好的法治素养。目前,一些中职学校的法治教育的师资力量很难达到《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标准,导致法治教育实效性不太理想。因此,相关方面应认真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切实解决法治教育师资队伍这一关键问题。

最后,加强其他教育资源保障。财物等教育资源保障若不力,法治教育的质量则难以保证。《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指出: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要积极整合网络法治教育资源、设立各类法治教育基地、开发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及相关产品、开展法治教育课题研究等。所以,相关方面应积极统筹协调,依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切实为中职生法治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革新理念,优化课程设置

第一,革新法治教育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些中职学校法治教育理念还相对滞后,尚未将传统的“法制教育”转型升级为名副其实的“法治教育”。所以,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的设置方面,要转变知识本位、义务本位等传统教育思想,要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律至上、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制约权力、社会和谐”的法治精神。根据现代法治教育理念,可将中职生法治教育目标从低到高设置为三个层次:基础性目标是“守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少中职生存在着习惯不良、规则意识淡薄等问题,故而强化规则意识教育、培养良好习惯对于中职生来说尤为重要;保障性目标是“用法”,重点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因中职生中大多存在着法律知识欠缺、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不足的问题,且有感情用事等年龄特征,所以加强中职生权利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很重要;发展性目标是“尊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这是培养中职生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意识,是法治教育的最高目标。三者缺一不可,要将守法、用法、尊法教育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设置中职生法治教育课程。

第二,优化法治课程设置。首先,目前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约有20课时用于法治教育,时间非常有限,难以达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所确立的教育目标,故而,需增加法治教育课时或采取分册方式将法治教育作为德育课的独立组成部分,或加大法治教育选修课的课时,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设置的高中阶段法治教育内容,要将这些内容科学系统地安排到中职三个学年之中,按平均每周1课时计算,中职生法治教育(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总课时应在100课时左右。其次,教材开发过于滞后的问题亟待解决,要加快法治教材开发速度;可根据各地特点开发地方法治教育课程或各校特点开发校本教材;除学科课程外,可开发法治教育活动课程;因中职生教育是更多的是职业教育,故而针对他们的法治教育应充分考虑其行业性(专业性)法治教育的课程设置。总之,中职生法治教育课程设置要将法律常识教育与法治精神教育统一起来,将义务教育与权利教育统一起来,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统一起来,将通识性法治教育与行业性(专业性)法治教育统一起来,将国家教材与地方(或校本)教材统一起来。

第三,改进法治教育评价模式。教育评价内容和方式具有教育过程的导向作用和教育效果的考核功能,我们要重视改进教育评价。目前,大多数学校中职生法治教育评价内容和方式还较传统,尚以法律知识测试的结果为主,还不能适应法治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相关方面要对标《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改进法治教育评价模式,科学建立中职生法治教育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积极发挥教育评价作用。

四、注重实效,拓展实施途径

首先,改进教学方法。学校是法治教育的主导方,课堂是学校法治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法治教育效果。目前,不少中职学校法治教育课堂存在着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等问题,亟待改进。譬如,要改变只注重教师的“教”,即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甚至教师“唱独角戏”的方法,应特别强调学生的“学”,即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钻研;要综合采用情境模拟、案例研讨、角色扮演、价值辨析等教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特别注重学生法治思维能力、法治精神的培养,特别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多媒体、新媒体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丰富性和实效性。

其次,增加活动课程。法律从本质上说是一门社会性、实践性学科,中职生虽属高中阶段学生,但不等于普通高中学生,他们多数不长于文本学习,而长于实践学习,所以,增加活动课程(含实践课程)对于中职生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譬如,要利用好主题教育、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载体,要将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禁毒教育等专题教育与法治教育内容很好地整合起来。

再次,厚植校园法治文化。校园建设中要充分融入法治元素来宣传法律知识、法治精神,营造法治教育氛围。譬如,学校严格依法治校、依法执教,起到文化引领作用;在班级管理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共同制定和严格执行班级公约,培养学生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学校成立法律咨询室,因中职生遇到的法律问题与心理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所以,学校可尝试将校园法律咨询室和心理咨询室有机整合在一起,或可称之为“心理与法治教育咨询室”,学校须引进有关专业教师专职开展此工作,而不能流于形式。

最后,加强法治教育合力。其一,积极地发挥多学科协同教育功能,在各学科课程中挖掘法治教育因素;其二,积极建立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社区法治服务活动、与法律法学工作人员合作开发法治教育课程或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形成法治教育的社会合力;其三,充分利用网络法治教育资源,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立体教育网络;其四,加强构建家校合作機制,提高家长对孩子进行法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指导家长及时督促改正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学校也可通过学生提升家长的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 // news. xinhuanet. com/ politics/ 2014-10/28/ c_1113015330_7.htm.2014-10-28.

[2]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通知[EB/OL].http: // www. moe. edu. cn/ srcsite/ A02/ s5913/ s5933/ 201607/ t20160718_272115.html.

[3]何树彬.青少年法治教育:目标定位、实施原则与路径[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6(2).

[4]谭绍华姜伯成.中职“法育”应从“法制教育”转型升级为“法治教育”[J].科学咨询,2017(29).


编辑整理:法制博览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fzblzz.com